一位转业军人的商业与情怀 专访高原之宝董事长王世全

一位转业军人的商业与情怀 专访高原之宝董事长王世全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5日讯(张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由量的层面到质的转变,绿色环保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而之前一系列的奶粉问题,使奶制品市场受到严峻考验。高原之宝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牦牛乳资源优势,研发生产有机绿色天然营养的牦牛乳品。 在四川省”十三五“规划期间,高原之宝将在四川藏区投资15.3亿元,打造4万吨牦牛奶婴幼儿配方乳粉项目。该项目已被列为四川省重点项目,并已获得国家51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首期投资3亿元在阿坝州松潘县建设“牦牛乳品综合深加工项目”。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青藏牦牛认养公益项目也在筹备当中。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高原之宝董事长王世全先生,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位转业军人的商业智慧与人文情怀。

高原之宝董事长王世全

  发展牦牛乳业 造福藏区人民

  在采访中当问到为何选择进入这个产业时,面带微笑的高原之宝董事长王世全先生说道:“我在西藏军区当兵了20年,西藏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对西藏有深厚的感情,从2002年开始做这个事情目的要造福藏族人民,回报西藏。虽然牛奶行业这些年出了一些问题,但是有一点,所有的消费者都渴望有真正好的牛奶,我们作为生产厂家和企业应该生产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东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世界有1500多万头牦牛,其中约95%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牦牛奶产量稀少,但品质高,奶源环境好,是真正的绿色有机产品。”

  从发展角度王世全先生表示:“我们在牦牛奶这个行业虽然不是最早的一家,但在现代条件下,覆盖率最广,品质最好,品牌知名度最高的那肯定就是我们的高原之宝,特别是把牦牛奶做成婴幼儿奶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就只有我们这一家。一是有青藏高原蓝天白云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所有牦牛都是食青藏高原的天然青草,青藏高原的紫外线很强细菌很少;二是我们生产加工基地在整个中国跨了四个省,投资规模已经达到十个亿,另外公司的产品和牧场也通过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有机认证,我们计划在2018年发行股票,进入资本市场。青藏高原的牦牛奶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优质牛奶,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我们要全心打造中国牦牛奶,打造民族特色的世界优质奶。让高原之宝牦牛奶走出西藏走向世界。”

  差异化策略下的挑战与机遇

  牦牛奶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占得很少,另外从高原之宝企业的规模来说,都比伊利、蒙牛都小得多,但高原之宝最大的优势是走差异化策略,王世全先生表示:“我们是高海拔有限的资源,高品质产品,高端市场,高品质服务,只希望做到百分之二至五的市场份额,就是上百亿了。”

  高原之宝在发展过程中整个形式是比较好的,一产品得到了高端人群的充分认可;二藏区政府和中央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目前高原之宝碰到的最大困难一是大多数人对牦牛认识不足,尽管是高品质的东西,但是大家不了解,需要大量传播牦牛文化,对牦牛认识不足的人群进行培育。二是高原之宝企业地处高海拔地区,大多数人不能常年忍受生活环境,非常缺市场销售人员、加工人员、技术人员。高原之宝有政策的扶持和资源的优势,恶劣的工作环境是其最大障碍和困难。

  爱心扶贫 牦牛认养

  关于正在筹备的青藏牦牛认养项目,王世全先生介绍:“现在的消费者大多不认识牦牛,认识牦牛奶的更少,我们拟推出牦牛认养体验消费。青藏牦牛认养项目是通过实业+互联网技术,让外面的人用手机就能看到自己认养的牦牛,可以看到牦牛在雪山上吃草,在草原上奔跑,见证牦牛的成长过程。认养者还将获得所认养的牦牛奶产品,而我们将会以市场价格收购这些牧民家中被认养牦牛所产的牦牛奶,为藏族老百姓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另外要用认养牦牛的费用成立三个基金;一是牦牛保护基金,二是青藏高原环保资金,三是藏区儿童教育资金。认养者相当于一边消费一边做公益,同时,青藏牦牛认养项目,除了能让大众更多地了解牦牛及牦牛文化外,牦牛认养还将藏区旅游结合在一起,认养者进行牧场参观、夏令营等体验活动,带动牦牛认养者到青藏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及旅游活动,推动藏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青藏牦牛认养项目将在2016年5月全面展开,该项目的提出,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及“互联网+”战略的积极响应,是切实贯彻国家援藏政策精准扶贫的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旨在增强青藏与世界的联系,推动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帮助藏区牧民致富、 促进藏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藏汉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